11月13日,记者从《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人均预期寿命75.1岁,是全国寿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

发布会上,据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车学继介绍,截至2019年底,云南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6.42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2.35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3.26人,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2.25人;国家心血管病、呼吸、中医三个区域医疗中心落地云南;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有4所三级综合医院进入全国100强,2所专科医院进入全国同类别前10名,三级公立医院整体绩效排在全国第18位;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达到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的数量从0所增加到106所,位列全国第8位;县域内就诊率提高至89.45%;全省孕产妇死亡率14.47/10万,婴儿死亡率5.07‰,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预期寿命75.1岁,是全国进步幅度最大的省份。全省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89.08万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实现脱贫。

《实施意见》中对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增强医疗服务可及性再次作了要求,我省主要从4个篇章开展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作。

做好公共卫生工作。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事业发展,聚焦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实施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在全国率先确定并启动实施了总投资超过80亿元的重大传染病救治能力和疾控机构核心能力“双提升”工程,确保每个州市都有1所传染病医院,每个县级综合医院都设有1个规范标准的传染病科;建设国内一流、西部领先、国际接轨的“区域性国际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形成以省级为龙头,州市级为骨干,县级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做好基层工作。针对影响云南人均预期寿命的主要因素,坚持预防为主,以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健康云南建设,提出健康云南行动计划。创新工作方法,研究提出了投资13.72亿元的支撑项目清单,明确了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建设,县级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及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大中心”建设,强化老年病、精神卫生、康复护理等薄弱专科建设,县级中医医院提质达标和妇幼保健院达标建设,乡镇实施基层慢病管理能力提升等具体项目,形成对主要健康问题的救治链条和有效干预,改善基层服务能力不足的短板问题。

做好培优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不动摇,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筹集100亿元以上资金,实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与国内高水平大学合作,建设呼吸、心血管病、中医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中山大学附属澄江医院,实施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重症医学4个国家疑难疾病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抓紧实施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科中心、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省妇女儿童医院等重点项目,聚力构建30个省级临床医学中心,打造云南优质医疗资源的新高地。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各项工作,在推进县域医共体和城市医联体的同时,针对县域多发病和常见危急重症,积极开展并推动三级医院牵头的专科联盟规划与建设,以专科联盟建设提升各级医院的专科服务能力。强化社会办医管理,启动并开展社会办综合医院等级评审工作,提升社会办医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支持和规范“互联网+医疗”等新服务模式发展。

做好人才引进工作。针对卫生人才匮乏、结构不优的短板,在人才引进培育使用上下工夫。以疫情发生以来公共卫生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配套人才需求为基础,聚焦人才队伍建设长远需求,出台《促进云南省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发展30条措施》,健全卫生机构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投入近17亿元,搭建标准化规培基地、临床技能中心、临床医学中心等一系列引才聚才项目,形成医学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后备人才阶梯式的人才培养、考核、激励机制,为引进使用人才提供强大动能。

发布会上,云南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宏伟介绍了《实施意见》出台背景、总体要求和主要内容。省医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艳君,省财政厅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李惠英,省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车学继,省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主任高剑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省政府新闻办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记者 李海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