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已至尾声,回首过去一年的文化产业,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有的发展脚步,部分细分领域甚至一度出现停滞。如今,转线上、谋跨界、耕内核,文化产业也开始挖掘新的动能。在此背景下,12月3日,第十二届中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论坛正式举办,与会专家对文化产业后期如何重塑新生力量、促进文化消费建言献策。

尽管疫情冲击下,文化产业发展出现滞缓,但从消费层面来看,人们的文化需求仍处于稳步增加的状态。据《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显示,北京市规模以上文化核心领域收入已超万亿元,且2019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和娱乐支出为4311元,同比增长达7.8%,创造了“十三五”以来的最大增速,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72%。

“从影视行业的复工情况便能看出人们的市场需求。”影视制片人张玥表示,不论是在影视行业刚刚复工30%的上座率限制的情况下,还是国庆档突飞猛进的潮流,均可以发现观众是没有放弃影视的,而且截至10月,全国累计票房已经达到129.5亿元,位居世界第一。

在北京社科院首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沈望舒看来,疫情在带来危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今,人们注意到数字经济已经占到了我国GDP的38%,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超过了67%。疫情让数字化的脚步加快了八年,而接下来,传统也好创新也罢,二者的发展一定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应该去谋求一种双轨生存之道”。

如今,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势头愈发火热,延展IP、拓展多元化收入也成为不少公司的策略,影视、游戏、音乐、演出等多个领域逐步掀起了一阵IP全产业链热,借助技术力量实现拓展这一大趋势也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接下来,技术型企业将掌握更大市场空间。”中国创意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京成对此表示,科技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作用应该说是巨大的、具备引领性的,将来技术主导型的文化产业、文化企业,是最有增长潜力的。且人们一直强调高质量的发展,这实际上就是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落后技术、落后观念,新的业态在技术支撑的情况下逐渐产生或发扬光大,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向数字化转型破局,已经成为当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就在一个星期前,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刚刚发布了《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且到2025年,要培育20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突出、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各具特色、活力强劲的中小微企业持续涌现,打造5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200个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数字文化产业项目。(记者 卢扬 郑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