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当前社会正处于现代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阶段。在此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关键——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培养能够应对现实挑战的教师,从而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是世界各国不得不面临的现实问题,因而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永恒关注和追求的主题。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艳长期从事教师教育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近日,其最新研究专著《规制与解放:百年来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进程研究》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研究基于大量的史料和研究资料,结合自身多年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经历,从社会历史背景、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政策和制度以及教师专业化举措等方面,研究百年来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历史特征、影响因素以及教师专业化对教师职业、中小学教师发展的影响,并反思中国未来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方向。这项研究在认识与探索中国情境下教师专业化方面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立足中国情境,基于历史分析。教师专业化最早源于西方国家,长期以来,我国教师专业化多受外国影响,少有中国情境下的教师专业化理论。然而中国的现代化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中国的文化情境也不同于西方。这项研究全面回顾教师专业化的百年历程,分析现代化、专业化对中国教师的影响,以及总结其中的经验与问题,这对于我们探索中国情境下的教师专业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视角独特,置于宏大背景。该研究将教师专业化置于政治社会变迁的视角去探讨。在此视角下,研究内容涵盖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时期教育发展现状、教育政策与制度、教师教育政策与制度以及教师的工作生存状态等方面内容。从上述内容层层剖析教师现代化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资料详实,内容丰富。

着眼未来发展,具有现实意义。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把提升国民素质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强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新时期,如何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工作重要内容和时代使命。胡艳的这一研究,厘清了我国百年来教师专业化历程的经验得失,为有关政府部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教师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良好教师发展的社会环境的营造等方面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有利于推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刘佳)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