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获悉,全国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武汉大东湖核心区污水传输系统工程PPP项目已稳定运行近9个月,累计输送污水量超过1亿吨。

“截至18日9时,10073万吨。”大东湖深隧项目运营总监廉文杰介绍。该项目自去年9月启用后,输送污水量逐渐增加,目前日均传输污水稳定在50万至60万吨。

在大东湖深隧二郎庙预处理站内,超大液晶显示屏上布满各种数据,一目了然。这是大东湖深隧的智慧运营系统。

大东湖深隧主隧全长17.5公里,横跨武昌、洪山、青山区,穿越东湖风景区,内部深埋地下。运行之后始终保持着满水状态,无法直接观测管道内部情况。因此项目集成智慧运营系统、健康监测系统、无人机巡线系统、水下机器人系统,实现智慧化运营,能“一屏监控所有”。目前,项目的3个污水预处理站、一个泵站的日常运营管理人员只需50人左右。

据了解,作为国内首条深层污水传输隧道和重点民生工程,大东湖深隧是武汉市和中建三局创新商业模式和投融资体制,按照“投资+建设+运营”PPP模式合作投资建设的示范项目,总投资额30.29亿元。

大东湖深隧项目总经理阮超介绍,作为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的污水深隧,其平均埋深超过30米,对地面及地下管线影响极小,为城市发展预留宝贵的地下浅层空间资源。大东湖深隧将半个武昌城的污水运送至主城区外的北湖污水处理厂深化处理,服务着大武昌片区130平方公里内约300万居民。(记者周三春、通讯员栗志乾、吴双)

推荐内容